各分院:
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而制定的用以规定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进程安排、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实施课程教学、进行教材建设和教学检查的重要依据,也是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为配合我院201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校决定启动2018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编制原则
1. 坚持产出导向原则。课程教学大纲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体现课程对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学生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性,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强化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贯彻教学大纲,从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及作用角度出发,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安排等内容。
2. 坚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课程教学大纲要保持学科专业自身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注意处理好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内容衔接与配合,促进课程内容整合,避免重复或遗漏;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特色,并根据相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制订。
3. 坚持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应以中等程度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限度为准,明确重点难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的层次性、差异性。
4. 坚持持续发展原则。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应注重体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加强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积极开展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5. 坚持产教融合路径原则。鼓励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教学大纲,用行业、企业标准指导教学,将职业标准对接课程标准,以强化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企业项目为驱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二、内容要求
1.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2018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列课程均须制订课程教学大纲。
2. 课程教学大纲的 制订要根据《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201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置的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等规定进行。
3. 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是指本门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各个知识点,应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依据,切忌照抄照搬教材的章节目录。
4. 每门课程教学大纲一般应包含一定量的自主学习内容。
5. 课程教学大纲的格式及内容应与本说明中体例格式统一,力求文字严谨、意义明确扼要、名词术语规范。
三、大纲格式
1.教学大纲的封面格式请参照封面模板(附件),目录格式请参照目录模板(附件),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格式请参照大纲模板(附件)。
2.排版格式要求
(1)纸型:A4纸
(2)页边距(系统设定A4大小):上2.54cm,下2.54cm,左3.17cm、右3.17cm。
(3)行距:固定值22磅。
(4)页码:封面、目录不显示页码,内容起始页码1,底部居中。
(5)其他要求:详见模板。
四、工作安排
(一)组织管理
1.课程教学大纲原则上应由主讲教师执笔,须经分院人才培养方案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分院汇总本部门所有教学大纲电子稿并报教务处。
2.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实行署名制,课程教学大纲的质量由在教学大纲上署名者共同负责。
3.在制订过程中,各分院要开展认真的研讨,发挥教研室作用,充分听取任课教师和相关专家意见,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力求制订的教学大纲科学、规范、适用。跨分院开设的课程,在制订教学大纲时,开课分院应与教学承担部门积极沟通,教学承担部门在制订课程教学大纲时应认真考虑,合理采纳相关意见。同时,各分院要以专业为单位进行论证,做好教学大纲的统筹和把关工作,要特别注意课程间的教学要求和衔接工作,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
4.由各分院人才培养方案领导小组负责本分院所有归属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审核及统领工作。通识教育课程由开课分院制订、审核,教务处负责统稿、校稿及装订编印工作。
(二)时间安排
6月25日前,各分院完成第一学期开课课程教学大纲定稿工作及初步论证工作,并将电子稿上报教务处。
9月30日前,各分院完成所有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工作和论证工作。
10月20日前,学院组织专家组结合2018方案进行课程教学大纲抽查。
10月30日前,各分院上报所有课程教学大纲电子稿至875411109@qq.com;
11月30日前,各分院上报上报课程教学大纲纸质版(平装印刷,按专业装订,一式3本)至教务处教学科(图书馆703)。
附件:
1.教学大纲封面模板
2.教学大纲目录模板
3.教学大纲(理论、理论+实验(实训))模板
4.教学大纲(单独实验课)模板
5.教学大纲(生产、认识、毕业、专业见习等实习环节)模板
6.教学大纲(毕业设计(论文)、学年论文等)模板
教务处
2018年5 月2 日